据投资银行中金公司估计,中国出口商在对美贸易中似乎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,仅承担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加征关税造成的9%的成本负担。
不过中金公司的调查结果与美国官员(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)此前的说法相悖,后者认为华盛顿在4月份全球关税风暴中处于胜利者地位。
中金公司分析师在周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:“美国进口商夹在供应链中间,难以将成本完全转嫁给终端市场,也难以将负担完全转嫁给出口商,因此他们通过压缩利润率来应对。”
中金公司表示,这项研究旨在验证出口商可以通过降价来缓解关税的假设。作者试图通过比较货运规模、关税税率和美国进口价格变化的回归分析来计算成本分摊。例如,从4月到7月,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平均价格下降了2.4%,而实际关税增加了27个百分点。
分析师表示:“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商品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。”
不过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,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产品可能通过第三国运输,从而隐藏了整体数据中的真实成本。
如果准确的话,中国出口商支付的估计成本将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40%的平均水平。与此同时,中金公司预测美国进口商将支付一半的成本,美国消费者将支付剩余的8%至10%。
研究发现,东盟、日本和欧盟承担的关税成本份额要大得多,东盟和日本预计分别承担20%和37%。
这项研究从中国视角评估了美国关税造成的损害。9%的税率远低于据报道一些美国零售巨头在5月底向其中国供应商提出的66%的税率,这表明中国一定程度阻止了中国企业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。
展望未来,中金公司估计,关税成本将逐渐影响到以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衡量的美国消费者通胀。他们表示:“如果实际税率保持在16%至17%之间,CPI可能会上涨约1个百分点,核心CPI上涨约1.1个百分点,CPI压力将集中在第四季度。”
他们表示,主要因素在于出口商是否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,以及进口商能否继续消化成本压力。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