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内的“印见荣光——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、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・上海巡展”,最近迎来了一群年轻的身影。自育辛中学的百余名师生来此共同感受劳模精神的温度。
据了解,上海巡展专门组建了优质导览师资团,可依据团队预约需求,提供30-45分钟的定制化导览服务,内容涵盖篆刻作品解读、艺术发展脉络、职工创作的时代价值及印章美学知识等,精准提升观展互动体验。此次师生专属活动,正是上海巡展特别推出的“展览+微讲座导览”模式的具体实践。
市工人文化宫党委书记、副主任张桂华与上海青年写实绘画沙龙会长刘双成了师生们的“特约导览”,系统解读展览策划理念,介绍多枚核心印章的创作背景与文化意义等。
师生们依次游览“思想领航”“百年辉煌”“光耀申城”“群星璀璨”四大篇章。行至“光耀申城”篇章,刘双特意放慢脚步,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核心展品“光耀申城”主题印章。他着重讲解了印面上“红色地平线”的构思,引导学生们辨别百年工运地标建筑,解释劳模实干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——如同绘画需一笔一划积累,城市建设与精神传承也离不开每一份坚持。
来到“群星璀璨”篇章,作为本次展览劳模肖像的创作者,刘双又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为切入点,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动的分享课。他结合自己刻画的一个个劳模形象,引导学生留意笔画中不同的绘制技巧,让孩子们理解每幅肖像的设计讲究。在黄宝妹、王振义两位上海劳模的印章前,学生们则了解到这些印章并非简单复刻形象。以王振义的印章为例,创作时特意调整画笔走向,正是为了还原他作为医学泰斗的温和与严谨,进而传递“艺术创作与做人做事都需用心”的道理。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在展厅里拿起画笔开展素描创作,把自己对篆刻文化的认知、对劳模精神的感悟,都融入笔尖的每一道线条中,让抽象的精神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。
这场汇聚百余名师生的观展,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艺术体验,更是一堂生动的“劳模精神美育课”—— 让学生们在看、听、问、画中自然感受,读懂线条与刀痕里的实干力量,让“劳动美”的种子深深扎根心底。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